教務處組織“凝聚愛國心、激揚奮斗志--師者說·初心與使命”活動
教務處組織“凝聚愛國心、激揚奮斗志--師者說·初心與使命”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我院第二屆大學生文化藝術活動月方案,教務處在11月組織了“凝聚愛國心、激揚奮斗志--師者說·初心與使命”活動,組織學院教學名師進班級、進宿舍,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談心談話,教育引導學生不斷涵養(yǎng)道德情操,積淀文化底蘊,激發(fā)奮斗熱情。
師范教育分院朱艷波老師走進課堂,結合《我有一個夢想》《做一個好老師并不難》這兩篇文章,以“不忘初心,共筑教育夢”為主題,和同學們談為師的夢想、感受和理解:“不忘初心”中的“初”,就是人之初的“初”,是我們選擇職業(yè)之初,對這個職業(yè)的信念、向往。信念是靠什么來支撐的,是我們的愛心、責任心、童心。作為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借《做一個好老師并不難》里的一句話,“或許就把那些我們已經遺忘的,對學生最質樸的情感,對理想的追逐,都找回來,一切回到原點,回到我們純粹的教育初衷?!?/span>
朱艷波老師走進宿舍,親切地和同學們聊天,關心學生在學校的各方面生活情況。她耐心地詢問了19學前教育本科班8位同學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情況,也簡單向同學們介紹了學校專業(yè),叮囑同學們一定遵守校紀校規(guī)和公寓管理,按時回宿舍,強調了宿舍安全問題,同時希望同學們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對自己學習和生活要有一定的規(guī)劃。
對于教育者來說,初心就是培養(yǎng)一批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馬列教學部孫玲老師一直把立德樹人作為使命,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用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精神踐行作為一名教師的初心和使命。孫玲老師帶領馬列教學部承擔輔導員工作的教師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業(yè)余生活狀態(tài),了解學生信仰宗教的情況并進行正確的引導,針對十九屆四中全會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并指導學生學習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要求學生多關注時政熱點話題。
醫(yī)學分院教學名師董紅、孟曉旭、鄧彩霞在醫(yī)學分院開展了“不忘初心 努力學習 名師伴我行 為夢想護航”的主題講座。
董紅老師從學生心理角度出發(fā),以某大學學生因考證落榜跳樓自殺為例,強調學生應確立切合自身實際的目標、提高自身承受能力、正確面對挫折。從“否認、投射、合理化、轉移、升華、幽默”六個方面教育學生怎樣建立心理防御機制。
孟曉旭老師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的寄語提出理想信念是長遠的,每個人都要有理想信念、在未來的社會中技術技能人才不可缺少,但是工匠精神必須有。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將產品從99%提高到99.99% ”以職業(yè)是我們一生的追求提出四點要求。執(zhí)著專注:一生只做一件事;精益求精:要做就做最好;創(chuàng)新進?。涸搁L風破浪;匠心筑夢:家國情懷鑄人生。
鄧彩霞老師以草原英雄小姐妹、鐵人王進喜、國際友人白求恩、萬嬰之母林巧稚四人的事例提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樹立正面的、積極的榜樣。老師是學生最近的榜樣,一定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五位教學名師通過此次系列活動詮釋了師者的初心與使命,為廣大學生開展了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勢政策宣傳和心理輔導,同時也帶動廣大教師守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擔好以德施教、立德樹人的使命。